
2. 玻璃生产时的原因
玻璃在生产时,如果在玻璃表面和边部产生了大的划伤、大的爆边、大的缺角等现象,就会造成玻璃局部的强度值急剧下降。从而会使玻璃产生“自爆”的现象。
同样,运输、搬运时如果对玻璃表面或边部产生严重的划伤,爆边,磨伤等缺陷,也会使玻璃产生“自爆”的破损。
到底多大的爆边会引起玻璃的“自爆”?按照国家标准《建筑用安全玻璃 第二部分:钢化玻璃》GB15763.2-2005中,表6钢化玻璃的外观质量,要求:

但是,首都机场T3航站楼有片玻璃的爆边现象严重,使用至今尚未发生“自爆”的破损现象。也就是说,国家标准除了考虑玻璃的强度值,也考虑了玻璃的外观质量。
3. 安装时的问题
玻璃在安装时,由于玻璃的误差范围、建筑物的误差范围的不同,会引起玻璃扭曲变形,产生额外的安装应力,从而引起玻璃破损。
此照片就是局部应力过大,产生的玻璃破损现象。


由于玻璃垫块的硬度以及部位、数量的选用不当,也会引起玻璃边部的应力集中或过大,造成玻璃破损。或没有使用垫块,致使玻璃直接与金属框架接触,造成玻璃的破损。
某项目因为钢化玻璃“自爆”率超过20%,引起甲乙双方的纠纷。事实是:设计的结构不合理以及安装时的变形,致使铝合金型材产生较大变形,从而造成玻璃的“自爆”。
同样此项目,“自爆”率比较高,安装人员承认部分部位没有使用垫块,所以产生钢化玻璃的“自爆”现象。所以,此项目的钢化玻璃“自爆”部位,均在玻璃下部2个角的位置。
4. 结论:
1. 钢化玻璃由于生产工艺的原因,所以,具有“自爆”的倾向和可能性;为了减轻“自爆”的发生。可以采取:a.选用优质的浮法玻璃原片;b.钢化的应力值不要太高;c.采用均质/引爆/热浸的方式。
2. 钢化玻璃的“自爆”现象,就目前的科学技术,还无法确定何时、那片玻璃会发生“自爆”。
3. 钢化玻璃的“自爆”现象受多方面影响。除玻璃本体质量外。结构的设计、玻璃的加工、运输、搬运、安装、恶劣的气候、使用的环境等均对玻璃的“自爆”有密切影响。因此,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判断。不能简单的认为玻璃“自爆”了,就是玻璃的质量问题。
4. 钢化玻璃的“自爆”现象属于小概率事件,无需对此大惊小怪。并对钢化玻璃采取封杀的态度。在强度满足设计要求时,可以采用夹层玻璃或半钢化玻璃的配置。
5. 钢化玻璃的“自爆”率问题。国外某加工企业承诺均质后的“自爆”率为0.5%。我国的玻璃行业在多年的经验基础上,普遍认为钢化玻璃的“自爆”率为:0.3%。
6. 关于钢化玻璃的“自爆”,不管是国外的产品标准,还是中国的标准,均承认钢化玻璃存在“自爆”的现象,但是,均未认为“自爆”现象是钢化玻璃的产品质量问题。
7. 对于玻璃的破裂现象,不要称为“自爆”。而应称之为:破损。因为引起“自爆”的原因很多。【完】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