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窗&配套材料网 >> 行业新闻 >> 正文

高端市场难觅芳踪 五金品牌缺失是硬伤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  日期:2010-1-7
页面功能【字体: 】【打印】【投稿】【评论
关键词:建筑 五金 品牌 高端市场 缺失  品牌 硬伤
    【中国门窗&配套材料网】三水西南已有五金制品企业近千家,但多数产品仍在中低档市场打滚。


    金融风暴袭来,出口退税从13%直降至5%,原材料涨价……这两年,三水的五金行业可谓内忧外患,压力重重,其所受到的困境和考验前所未有。


    走马三水五金行业,拉链、建筑等各类五金产品琳琅满目,数不胜数。单是西南街道,五金制品企业就有940家。然而,这些产品多数仍在中低档市场打滚,在国内外高端市场上难觅其芳踪,唯有金达五金和合和建筑五金两家企业名声在外。


    在国际市场闯荡时,三水五金也基本上采取贴牌形式,大多数只能扮演着末端加工的角色,能贴上本土制造标签者寥寥无几。


    近日,广东省五金制品协会在三水召开2009年度会议,全省近百家五金企业参会。会后,全体会员参观了佛山市三水金达五金制品有限公司和广东合和建筑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广东省五金制品协会年会在三水召开,使广东五金巨头加深了对三水的了解,对提高三水特别是西南五金制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做大做强三水五金制品行业起到了推动作用。


    三水乃至佛山、广东五金,到底应如何从小而散的中低档向高端迈进?如何告别贴牌命运、实现自主品牌之路?


  ●现状西南已有五金制品企业近千家

    近年来,三水五金行业发展迅猛,渐成燎原之势。


    而据了解,早在2006年,就有不少有识之士相中三水这块风水宝地,想在西南街道金本片区规划总用地面积超1.5万亩的五金工业基地,依托三水五金行业现有的发展基础,利用集群优势,进一步扩大发展。


    目前,西南街道精心培育的洲边五金辅料生产基地已初步形成。五金制品企业已有940家,预计今年产值151.68亿元,占西南街道工业总产值的25.28%,甚至超过了颇有名气的饮料总产值,并涌现了佛山市三水金达五金制品有限公司和广东合和建筑五金制品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


    在金融危机中,相比广东其他地区的五金行业,三水的形势要好得多:有的工厂增幅减少,有的降幅收窄,大体上顶住了金融风暴的压力。但要真正回暖,业界普遍认为,即使经过努力,五金产品的退税率已从5%提高至9%,但情况仍不乐观。


    春江水暖“金”先知。与经济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五金行业,受经济形势的影响很大。金融危机更成为一个分水岭,使三水五金企业重新洗牌,强者安然度冬,更多的则举步维艰。


  ●探因

    贴牌生产沦为“加工厂”


    近几年,三水五金制品总量、品种、质量虽有了巨大的发展和提高,但五金行业整体上还属于劳动密集型生产,产品处于中低端位置,技术含量较低,低附加值商品近距离模仿,基本同质,市场也集中,造成恶性竞争,极大妨碍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而问题的关键,就是产品工艺设计、加工工艺、材料,特别是热处理技术和表面抛磨技术不高。


    三水五金行业,虽在全省也占有一席之地,但目前的整体品牌效应不高,品牌缺失成为“硬伤”。目前仅有三水金达五金制品有限公司和广东合和建筑五金制品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大部分属于中低端产品,利润很低,一些企业虽然生产中高端,但大部分为外国贴牌加工,绝大部分利润归外国名牌企业所有。


    “我们一件产品卖十几元,顶多几十元,贴上外国商标就被人家卖到几百元甚至上千元,这样很不公平。”三水一家企业抱怨说。


    广东整个五金行业品牌也如此。


    据广东省五金制品协会副会长、秘书长钟锦锵介绍,广东省是中国两大五金制品基地之一,拥有众多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省名牌、省著名商标等产品。“即使如此,但整体来说,名牌效应往往只限于本省、本国,在国外还不太理想。”钟锦锵说,很多企业只能隐姓埋名,为外国公司贴牌生产。


  ●对策

    加大研发培植品牌

    著名经济学家朗咸平曾分析,虽然我们有部分名牌产品已达到国际名牌水平,但自主品牌却没有应有的地位和价值,即没有定价权。


    “品牌源于市场的忠诚度,其核心是质量、技术与信用。”专家分析,国际上的名牌,其品质和诚信度往往经历了十几年、几十年的培育和考验,如“可口可乐”经历了124年,“双立人”刀具经历了278年,但广东的虎头牌手电筒目前也只不过80多年。“国外的高端品牌已经不是以量体现价值,而是以时间培育起来的品牌和品质体现价值。所以不能有一步登天的冲动,也不要被漫长的道路吓倒。”业内人士说。


    除了时间外,三水一部分知名企业往往满足现状,减少科研、技改、创新的投入。


    “目前我们的企业科技经费投入不到1%,发达国家却是5%以上,要使自己的产品成为世界名牌,科研经费绝不能省。”广东省五金制品协会副会长张小明称:“印度的用工成本是中国的38%,周边国家,特别是印度、越南、泰国等相对落后的国家已经开始与我们争夺中低端产品的订单。”对此,业内人士呼吁,三水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将要让位,五金企业一定要想办法尽早步入高端市场。【完】

转载时需注明出处:中国门窗配套材料网 www.windoor168.com
我要评论 (已有*人参与评论)
上一篇:行业新标准加强自律 节约型五金产业时代到了
下一篇:断桥铝门窗安装在保温墙上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回到顶部】
相关新闻:
  • ·塑料门窗固定圆弧窗下料尺寸计算 
  • ·专家分析:太阳能为什么融不进城市建筑
  •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文章版权,归中国门窗&配套材料网和作者所共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转载要求:
    转载的图片或者文件,链接请不要盗链到本站,且不准打上各自站点的水印,亦不能抹去本站水印。

    隐私条款:
    除非特别声明,否则文章所体现的任何观点并不代表中国门窗&配套材料网。
    本站转载或引用文章若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将其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