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存疑虑、开发商不愿增加成本仍是道“槛”
走近
节能建筑①
编者按节能建筑,人人都说好,然而推广起来难度不小。从本月起,《江苏省
建筑节能管理办法》正式实施,有望打破节能建筑“叫好不叫座”的局面。本报记者最近陆续走访了一些节能建筑,力图探寻建筑节能之路。
11月20日,室外温度5℃。记者踏进南京锋尚国际公寓的样板间,却觉一股暖流扑面而来,墙上的温度计显示为23℃。这就是被誉为“
保温瓶”式的高科技
节能住宅:房间里永远春意融融、润泽舒适。
锋尚公司总工程师闫海江介绍说,他们充分利用
太阳能、风能和浅层地能等
可再生能源,达到“微能耗”的节能目的。普通住宅的能耗是30瓦-40瓦/平方米,南京锋尚能做到7瓦/平方米,较普通住宅能省4/5,“做到冬天
采暖不用钱,夏天制冷不用钱,基本照明不用钱。”
“我们在项目地块上打了一口80米的深井,通过屋顶和墙上密布的水管,使深井里的水在各个房间循环,然后再回到地下。深井里水的温度基本上是恒定的,这样就可以完全不用空调和暖气,使得房间的温度保持在20至26℃之间。而驱动水循环所需要的能量,又是通过太阳能
光电板获取的。”闫海江进一步解释道。
南京朗诗有关人士介绍,朗诗国际楼盘涵盖了十大高科技系统,包括“
地源热泵技术系统”、“
混凝土顶棚
辐射制冷制热系统”、“新风系统”、“隔噪
隔声系统”、“外墙系统”等,都各有妙用。像“新风系统”能够使空气中的湿度保持在30%―70%之间,同时,室外的空气经过外部新风系统的除尘、过滤、杀毒、调节温湿度等流程的处理,然后以低于室温2℃、0.2米/秒的速度进入室内,人基本感觉不到风吹,但是室内空气会如“郊野”一样清新。
但是,像朗诗国际这样的节能商品房在我省楼市中尚属凤毛麟角,而消费者有疑虑、开发商不愿增加成本是重要的原因。
“节能建筑要比普通住宅的售价高不少,谁会花钱买看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在南京一家楼盘,正在选房的市民黄女士告诉记者,“外墙到底有没有加
保温材料、节能多少,还不是开发商怎么说消费者怎么听!”
江苏省
绿色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龚延风教授分析说,在购房问题上,众多消费者存在惯性,以房价、户型、面积为主,功能、文化内涵、流行程度次之,
节能环保与否则无所谓。记者发现,很多购房人还对节能住宅持怀疑态度,而对楼盘周边的环境、片区学校质量、出行交通是否便利、户型设计、小区绿化等更在乎。
龚延风告诉记者,传统建筑采取节能措施后,造价一般提高约7%-10%。虽然这对于每平方米动辄上万的房价来说,成本增加不算太多,但由于多数消费者在购买房屋时很少考虑使用过程中的成本,更关注住宅售价,导致开发商更乐意把钱花在环境美化、
建筑外立面等“面子”工程。所以,尽管很多
节能技术在国外已经应用得非常成熟,但国内的使用比例却很低。
龚延风认为,推进节能建筑涉及房地产开发商、建筑商、
建材商、消费者等多方面的利益,很难自发地形成气候,因此,政府“看得见的手”和市场“看不见的手”都要起作用。可大力培植专业化的节能服务公司,由其向有节能需求的客户提供包括能源审计、节能方案设计、
设备采购、安装和维护等一体化服务。美国是节能服务产业的发源地,每年有高达10亿美元左右的业务。中国能耗总量居世界第二位,能源利用率大大低于国际平均水平,节能产业大有可为。像南京丰盛能源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为鼓楼软件园量身定制的“江水源
热泵系统”,就很有推广意义。
专家预测,眼下,节能技术也大多用在高档住宅,随着政策到位和技术进步,节能成本逐渐下降,更多的老百姓享受“四季如春”的居住环境将不再是梦想。
与【】相关热点资讯:
【了解更多 “” 相关信息请访问
节能专区 】